现在需要做超低能耗、近零能耗建筑、零能耗建筑的项目越来越多。
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》提出要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,大力推广超低能耗、近零能耗建筑,发展零碳建筑。
住建部《“十四五”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》指出“引导京津冀、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制定更高水平节能标准,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建设,推动零碳建筑、零碳社区建设试点。在其他地区开展超低能耗建筑、近零能耗建筑、零碳建筑建设示范。”
那么什么是超低能耗、近零能耗建筑、零能耗建筑?
Source:https://www.gresb.com/nl-en/the-carbdown-is-on-which-net-zero-scheme-is-the-right-one-for-you/
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,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、空调、照明需求,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,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,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,且其室内环境参数和能效指标符合《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》GB/T51350-2019规定的建筑。
其建筑能耗水平应较国家标准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GB50189-2015和行业标准《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JGJ26-2010、《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JGJ134-2016、《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JGJ75-2012降低60%~75%以上。
Zero Carbon Buildings Initiative © CaGBC
超低能耗建筑是近零能耗建筑的初级表现形式,其室内环境参数与近零能耗建筑相同,能效指标略低于近零能耗建筑。
其建筑能耗水平应较国家标准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GB50189-2015和行业标准《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JGJ26-2010、《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JGJ134-2016、《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JGJ75-2012降低50%以上。糖心vlog
零能耗建筑能是近零能耗建筑的高级表现形式,其室内环境参数与近零能耗建筑相同,充分利用建筑本体和周边的可再生能源资源,使可再生能源年产能大于或等于建筑全年全部用能的建筑。
source: https://inhabitat.com/solar-powered-zcb-is-the-first-zero-carbon-building-in-hong-kong/zcb-zero-carbon-building-ronald-lu-and-partners-4/
可再生能源是从自然界获取的、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,包括太阳能、风能、水能、生物质能、地热能、空气源和海洋能等。目前常规应用在民用建筑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、太阳能光伏系统、地源热泵系统、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、导光管采光系统。
Renewable Energy in the United States © EERE
“主动房”与“被动房”相比,在强调降低建筑能量需求的前提下,更强调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。相比“被动房”,“主动房”的特征主要在于:
❶“舒适、健康、安全”作为建筑设计的主要指标,并提出“热舒适、湿度舒适、声学舒适、光舒适、室内新鲜空气”等较高的硬性指标进行设计指导;
❷ 较之被动房,由于主动房不须限制主动采暖(或空调)系统的使用,在保证超低能耗(二次能源能耗)的前提下,达到目的的技术手段更丰富;主动房理念直接把建筑对环境方面的关联,设为能源荷载,进行定性的专门考量。
版权声明:本文来源网络,侵权请联系删除。未经许可,禁止以机电人脉编辑版本转载。